在第十九屆上市公司價值評選專家研討會上,東吳證券執委、總裁助理丁文韜談及今年以來A股態勢時指出,本輪行情的核心驅動因素主要有五方面。其一,我國經濟基本面穩健復蘇,展現出強大韌性,為股市提供堅實支撐;其二,中央積極推進“反內卷”政策,助力改善經濟供需格局,推動企業盈利回升;其三,中國重要科技成果井噴,帶動中國資產重估;其四,新“國九條”發布,為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制度基礎;其五,海外美元周期下行,全球流動性邊際寬松,利好新興市場,尤其是A股和港股市場。
對于今年行情的發展趨勢,丁文韜表示,當前資本市場活力強勁,上證指數已突破十年新高。在基本面和估值修復的雙重共振下,A股依然將延續慢牛趨勢,且已具備走出慢牛行情的基礎。從底層動力來看,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新動能逐步承接舊動能;從制度層面而言,新“國九條”的頒布,有利于建設長錢長投的資本市場生態;從市場主體質量來講,中國上市公司質量持續提高,資本市場含“科”量不斷提升,目前A股科技板塊市值占比超過1/4,上市公司正從聚焦主業、科技創新、強化管理等多維度發力,推動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資本市場深化改革加速推進的背景下,科創板“1+6”改革、“并購六條”等政策組合拳先后出臺,第五套上市標準重啟并擴展至商業航天與AI領域。丁文韜認為,這一系列舉措正從多方面重構資本市場生態,注入新動能。在融資生態上,實現精準突破,科創板設置科創成長層,為未盈利企業上市開辟“專屬通道”,第五套上市標準擴容讓商業航天、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企業迎來發展曙光,科技企業獲得全周期賦能;在產業整合方面,效能全面提升,“并購六條”推出的分期支付機制、簡易審核程序等改革,加速優質資產向上市公司集中,跨行業并購有望催生新質生產力,推動前沿領域形成百億甚至千億級別龍頭公司。
2025年以來,內地企業“A+H”上市熱潮涌現,丁文韜分析,這一現象背后有三大原因:一是政策紅利釋放,去年4月證監會明確支持內地行業龍頭企業赴港上市,去年10月香港市場優化審批流程,今年8月港交所進一步放寬特專科技公司上市市值門檻;二是港股流動性改善提供支撐,2025年以來恒生指數累計上漲30%,南向資金年內凈流入超1萬億港元,外資回流趨勢顯現;三是企業層面有出海、避險、再定價三大訴求,港股市場成為中國企業參與全球產業鏈重構的重要橋梁。
在投資機會方面,丁文韜建議關注三大方向:一是光伏產業鏈及受光伏β影響估值受壓的儲能相關環節、鋰電產業鏈、新能源整車、成熟制程晶圓代工;二是出現產能過剩的中上游傳統行業,如鋼鐵、水泥、玻璃等;三是部分新興非制造業,如電商行業。
東吳證券執委 丁文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