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三季報披露漸入高峰,季報行情再次成為關注焦點。
從截至10月24日披露的數據看,逾八成公司業績預喜,正式披露三季報的公司中盈利公司占比也超八成,其中不乏盈利規模超百億的公司。基金經理分析表示,前三季度業績基本反映了公司全年經營狀況,是四季度乃至明年一季度行情預判的重要參考。接下來會結合三季報傳遞的基本面信號,校準投資策略、優化基金持倉。業績超預期或有反轉跡象的標的,會考慮增持。從目前情況看,這些標的主要集中在科技領域。
101家公司盈利規模過億
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24日,已有超150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三季度業績預告,124家公司業績預喜,占比超過80%。具體看,業績預增的公司有91家,略增的有23家,另有10家公司業績在三季度得以扭虧。
從預期的盈利規模下限看,預計有136家公司三季度實現盈利。其中,有101家公司盈利規模過億,盈利規模過10億元的公司有22家。中國人壽預告的利潤下限為1567.85億元,位居首位,新華保險和立訊精密的預期利潤規模均過百億。
從利潤增速看,目前有48家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預期同比增速超過100%。其中,碩貝德、先達股份、楚江新材三家公司的業績增速更是超過2000%。先達股份由于烯草酮售價大幅上漲等原因,公司產品毛利率增長,預計前三季度實現盈利1.8億元至2.05億元,同比增速為2807.87%到3211.74%之間。
根據招商基金的基金經理陳西中分析,從目前情況看上市公司三季報業績預喜率高,利潤增速顯著改善,重點公司集中在電子(半導體、元器件)、有色(小金屬、貴金屬、金屬新材料)、券商保險、化工(農化制品、化學制品)等。受益于產品漲價或下游細分行業需求高景氣,AI、出海的公司業績超預期的可能性會更大。
此外,從目前1088家公司披露的正式三季報看,有874家公司實現盈利,占比超過80%;647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速實現正增長,占比60%。具體看,共有486家公司盈利規模過億,其中105家公司盈利規模在10億元以上,12家公司盈利規模超過百億元。中國移動前三季度凈利潤超過1000億元,達到1154.23億元,同比增長4%。寧德時代、中國神華、紫金礦業的凈利潤均在400億元以上。同時,有157家公司的利潤增速超過100%。
動態優化持倉風險收益比
上市公司季報之所以成為公募關注焦點,在于市場會出現圍繞業績表現進行的交易行情,即所謂的“季報行情”。同時,三季報業績反映的基本面情況,會成為基金經理對四季度乃至2026年投資預判的重要參考。
“三季度以來市場情緒較為高漲,熱門板塊估值提升,需要警惕財報期股價大幅波動的風險。在挖掘財報機會時,要結合財報與產業趨勢互相印證,尋找確定性更高的成長機會;還可以關注未被市場充分預期的、估值在合理甚至低估區間的機會,規避估值透支的風險。”陳西中稱。
興業基金權益投資部總經理鄒慧表示,三季報對四季度乃至2026年一季度的市場走勢有一定影響,其基本反映了本年度公司經營的結果。尤其在上證指數此前已站上3900點的背景下,盈利能否支撐當前估值成為未來指數運行方向的重要依據。如果業績超預期或有反轉跡象,他會考慮增加持倉或納入新標的,如果業績下滑或業績展望出現負面變化則會減倉或換股,以優化組合風險收益比。
在國泰基金的基金經理杜沛看來,三季報是預判后續市場走勢的重要參考,也是組合管理中校準策略、優化持倉的核心參考,他會結合三季報傳遞的基本面信號,對組合進行動態優化。從行業層面,會尋找需求復蘇、成本改善、格局優化的賽道,這類領域往往具備持續增長動能。個股層面,則會聚焦業績增長且可持續的標的。
“我會重點關注企業的盈利質量、現金流狀況以及行業競爭格局的邊際變化。”永贏基金權益研究部總經理王乾對記者表示,科技成長板塊今年以來漲幅較大,三季報是檢驗其高成長屬性的“試金石”;順周期與內需板塊當前被低估,如果三季報能展現出盈利觸底甚至環比改善的跡象,將極大增強市場信心,成為后續風格切換的催化劑。
科技主線或將轉向業績驅動
在具體板塊機會挖掘方面,基金經理從三季報中形成高度共識的是科技行業。杜沛認為,盡管科技成長板塊年內漲幅較大,但科技主線的業績支撐依然存在,驅動因素從上半年的預期驅動逐步轉向業績驅動。半導體國產替代鏈、海外算力鏈、AI端側等細分領域公司業績增長強勁,三季報驗證了他們景氣度的真實性。此外結合半年報和三季報,儲能行業正在經歷需求爆發、盈利能力明顯修復過程,龍頭公司估值普遍偏低,由于未來兩年需求確定性很高,盈利能力預計會持續修復。
北京一家公募投研人士對券商中國記者提及,他觀察到多家科創板企業業績亮眼。AI算力芯片、光通信等新興產業的科創板企業,延續了上半年業績的良好增勢,量子計算、新能源領域的多家企業,還披露了前沿技術的商業化進展,凸顯了科創板在培育戰略新興及未來產業、形成新質生產力方面的引領作用。
陳西中認為,科技板塊表現強勢,除產業趨勢助力外,本身盈利周期的回升也是主要因素,兩者相輔相成,科技板塊具備業績支撐。根據半年報數據,TMT板塊處于庫存增速與收入增速雙增的主動補庫階段,且過去半年訂單趨勢和補庫趨勢持續上行,這意味著企業層面對未來一段時間的需求持積極態度。從三季報業績預告看,科技主線業績仍有支撐,高景氣度有望延續。AI算力、半導體、消費電子、人形機器人核心部件等需求確定性強、技術壁壘高的細分方向值得關注。
基于三季報分析,嘉實基金的基金經理楊歡表示主要關注科技和高端制造領域。科技方面關注的是人工智能以及相關產業鏈,其中大模型和算力是重點的投資方向。高端制造領域,關注能源變革和自主安全,看好以鋰電為代表的電池產業鏈,以及軍工和半導體方向。
校對:許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