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杜雨萌
2025-10-24 07:52
霍華德?馬克斯在《價值演算》中直言:“投資的成敗主要取決于對盈利能力的判斷是否正確。”而這種精準判斷的內核,正是認知的深度。查理?芒格亦曾強調,“配得上”想要的事物,本質是讓認知匹配價值。
在快速流變的世界里,誰也無法基于當下作出對未來的判斷;即便這個時代最厲害的人,也同樣被局限在這個時代里。只有將時間拉長,去對話幾百年甚至上千年前的人、去對話宇宙萬事萬物,才能突破我們被局限的認知,進而提升認知。而對話的工具就是——讀書。
你能看到的各行各業的聰明人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酷愛讀書、堅持閱讀。做投資更需要通過讀書,從更長遠的時空來觀察事物,找出變化中的不變,深刻認知事物的第一性原理,發現投資價值。
金秋十月、秋風颯爽,創業資本匯攜手一眾投資大咖,向讀者朋友們分享他們喜愛的書籍,一同順著指尖穿越時空,尋找認知的高點。本期第五期,我們邀請到峰瑞資本創始合伙人李豐做分享。
峰瑞資本創始合伙人 李豐


《我們去向何方》 作者:許倬云;《世界何以至此》 作者:許倬云
推薦語:過去兩三年,我幾乎讀遍了許倬云先生的書,也多次向身邊的創業者、同事和朋友推薦。其中兩本書的書名很有意思,恰好構成一組“靈魂拷問”——《我們去向何方》和《世界何以至此》。通常,我們更習慣于關心第一個問題,對前行的方向充滿關切。然而,事實上,我們需要先深入探究第二個問題,也就是世界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才能更好地回答前一個問題。
做早期投資也是如此。以前我更多想去搞清楚“我們去向何方”,但最近兩年,我更深的感悟是:要回答這個問題,要先搞清楚“世界何以至此”。
校對:蘇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