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信證券:市場趨于平靜,布局新的線索
三個特征顯示風格切換實際上已經基本結束,而不是開始,市場重新回到業績驅動的結構市。首先,在過去兩周,活躍資金基本已經迅速完成持倉調整。其次,市場對貿易爭端的理解也迅速從TACO交易經驗的復制轉向認真對待。此外,低波紅利相關行業在不到三周的時間內修復了過去3個月的負超額。中美談判有階段性的結果,三季報也披露結束,往后看還是積極尋找明年可能有持續利潤高增的方向。
兩條新的線索正在顯現,一是產業鏈安全,在全球越來越多非商業手段干擾下,中國份額優勢明顯且海外競爭性產能重置成本較高的制造業企業可能明顯受益,將份額優勢轉化成定價權,推動利潤率持續回升;二是AI從云側向端側擴散,端側AI作為更廣泛數據入口和個性化AI載體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只不過行情的啟動還需要更多產品實例催化。
廣發證券:會議基調由守轉攻,有利于AH長期走牛
將“十五五”會議基調與“十四五”對比,我們感受到最直接的變化是:由守轉攻。“十四五”主要基調是防守,核心提法包括底線思維、化解風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十五五”主要基調是進攻,核心提法包括積極識變應變求變、續寫經濟快速發展新篇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新供給。其中,“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表述再次回歸,這一詞匯上次出現在重要會議,還要追溯到2022年的黨的二十大報告。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公報的基調降低了收縮政策或者緊縮政策的可能性,很大程度消除了行業和整體的長尾風險,非常有利于2026年繼續展開AH牛市。
展望“十五五”戰略性新興產業方向,預計核心主線依然圍繞自身產業趨勢有重大變化的AI產業鏈、創新藥等方向展開,主題性機會關注本次公報中提到的量子科技、氫能和核聚變能、腦機接口、具身智能等。
中信建投:調整接近尾聲,上行趨勢繼續
10月以來市場情緒確實有所降溫,增量資金流入節奏也有一定程度放緩,但整體而言尚未失速,近兩日市場情緒已經企穩。量價維度來看,考慮到成長板塊超10%的跌幅和全市場接近一半的縮量,短期市場更加穩固,后續調整空間或許有限。近期中美關系釋放一系列緩和信號,海外市場風險偏好有所修復。
“十五五”規劃建議出爐,短期來看,政策明確性有望提升市場風險偏好;中長期而言,“十五五”規劃勾勒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藍圖為A股提供了清晰的增長路徑,有望通過技術突破與產業升級夯實牛市基礎。行業重點關注:AI、芯片、機器人、電池、創新藥、有色、機械、軍工、社會服務、大金融等。
申萬宏源:看好科技龍頭2025年第四季度行情
“十五五”規劃的長期意義在于,優化了中國經濟轉型的實現路徑。這使得市場推演長期總量邏輯更加順暢,長期樂觀預期更容易發酵。有了長期邏輯支撐,后續相關環節的政策催化,主題行情也會更有彈性。
五年規劃年的A股結構特征有:1.政策布局和產業趨勢共振產生最強方向,2025年這個方向是AI、機器人和半導體。我們仍看好科技龍頭2025年第四季度行情。2.五年規劃有亮點的結構,是主題機會的來源。“十五五”相關可以關注三個方面,其一是反內卷終局受益指向化工和機械;其二是海洋經濟重要性強化;其三是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是后續產業和政策共振機會的重要來源。恒生科技短期性價比出清,比A股成長更充分,2025年第四季度反彈波段看好港股跑贏。
光大證券:多重利好疊加,市場或持續強勢表現
短期內,市場有望維持強勢表現。一方面,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公報提出“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新一輪政策部署有望提振市場信心。另一方面,新一輪中美經貿磋商,疊加美聯儲10月有望繼續降息,市場風險偏好或將抬升。整體來看,多重利好因素有望支持市場短期內維持強勢表現。
中期來看,上市公司盈利有望改善,為市場增添新動力。當前上市公司盈利仍待企穩,經濟復蘇進程仍相對偏緩,不過部分領域數據有所改善。此外,未來國內出口或仍將保持韌性,內需改善的持續性或許會超預期。整體來看,在政策支持下,四季度A股盈利有望小幅修復,為市場增添新動力。行業配置方面,中期關注TMT和先進制造板塊,如果市場出現震蕩則關注滯漲方向,如高股息及消費板塊。
興業證券:以我為主,圍繞“十五五”戰略性布局
隨著中美貿易談判、美聯儲降息預期強化,海外擾動最大的時刻或已逐步過去。更重要的是“十五五”公報積極定調提振信心、凝聚共識、夯實本輪行情向好的中長期敘事,后續仍應以我為主、圍繞“十五五”戰略性布局。結構上,前期避險交易帶來的“再平衡”帶動結構上的性價比問題逐步消化后,景氣優勢、產業趨勢與政策支持疊加,以積極挖掘科技成長產業機會為主,重視AI、軍工、創新藥。
中國銀河證券:“十五五”主線布局開啟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的召開為A股市場提供新一輪的政策預期和投資線索。全會勾勒的發展藍圖更是為市場行穩致遠提供堅實支撐——既進一步夯實市場對中國經濟長期韌性的信心,讓資本市場形成清晰的長期價值判斷邏輯,又通過明確經濟發展路徑,引導資源向重點領域聚集,疊加資本市場深化改革帶來中長期資金和國際資金加速流入,將推動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接下來一方面關注即將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重點跟蹤關于“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新質生產力”等核心部署的具體落地,尤其是航天強國、數字經濟、海洋經濟等明確提及的重點領域;另一方面關注三季報,業績確定性較強或表現超預期的標的有望吸引增量資金聚焦。配置機會:新質生產力、反內卷、消費、“兩重”建設。
信達證券:未來兩個月指數有望繼續上行
9—10月的震蕩背后主要原因是換手率過快回升到接近2024年10月8日的高點以及AI算力等部分板塊交易擁擠。歷史經驗顯示,此類狀態下會出現1—2個月的縮量震蕩,從震蕩時間和縮量幅度來看可能已經接近尾聲。我們認為本輪牛市的核心基礎在于股市監管政策改變供需格局以及居民資產重配邏輯,這兩個邏輯的重要性遠超關稅政策、產業趨勢及短期盈利變化,在牛市核心基礎尚未出現明顯動搖背景下,牛市大方向不會改變。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召開并系統部署“十五五”規劃的戰略目標和重點任務,從政策內容來看,強調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優先性,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是重點發展方向,國產替代、擴大內需、國防安全等方向政策預期進一步提升,可能成為指數結束震蕩進入上漲期的催化。若后續中美貿易沖突沒有進一步升級,11—12月指數有望在政策催化、盈利企穩預期、增量資金流入等因素的驅動下繼續上行。
風格切換可能會越來越強,關注低位價值板塊,銀行可能受益于風格切換有所反彈,非銀金融彈性逐漸增加,成長中關注低位的電力設備、AI應用端,周期股半年內也有望存在彈性表現。
華西證券:重回“慢牛”趨勢,全球科技AI行情共振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夯實了投資者中長期政策預期,疊加APEC峰會中美互動預期和美聯儲降息等,短期風險偏好有望得到提振,A股“慢牛”行情仍將延續。結構上,“大科技”仍是中長期主線。本周A股上市公司和美股科技巨頭財報將密集落地,在全球AI軍備競賽加速的背景下,科技巨頭AI資本開支指引將成為焦點,全球科技AI行情迎來共振窗口期。
行業配置上,把握“大科技”主線,關注AI算力和應用、機器人、高端裝備制造(半導體產業鏈、固態電池、儲能、航空航天等)、新材料、未來產業等。主題上,建議關注并購重組。
國金證券:尋找機會,為牛市換擋
我們一直強調,服務業向下帶來風險,而制造業向上帶來機會。當下,風險短期解除可以更多聚集機會。全球制造業的復蘇驅動并不統一,但是方向正走向一致(美國得益于AI的外溢,歐洲來自周期性和財政政策的轉變,新興市場則是資金回流與產能重建的長期趨勢),降息周期可能讓上述因素同頻。
我們的推薦順序因上述變化而略有調整:第一,海外降息后制造業活動修復與投資加速的實物資產:上游資源(銅、鋁、油、鋰),實物資產的補庫需求或將恢復,關注油運;第二,中國作為全球產業鏈的“賣鏟人”,優勢產業在海外的變現:資本品(工程機械、重卡、鋰電、風電設備)、國防軍工;第三,國內價格企穩,內需回升下的煤炭,食品飲料,航空。
校對:趙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