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創成長層。
2025年,一家過去長期處于虧損狀態的國產AI芯片企業,乘著全球大模型技術爆發的浪潮,迎來了屬于自己的“覺醒時刻”。作為科創板“1+6”改革后首批從存量未盈利企業中平移進入“科創成長層”的企業,寒武紀平移僅4個月便依托科創板再融資“輕資產、高研發”機制,獲得用于硬件開發與軟件生態建設的39.85億元定增資金,提升公司在智能芯片產業領域的長期競爭力。
同一時期,摩爾線程科創板IPO從受理到過會僅用時88天——若順利拿到注冊批文,作為未盈利企業的它,將成為首批“原生登陸”科創成長層的新一代信息技術企業之一。
科創成長層的設立初心便是為所有“高研發、暫未盈利”的“硬科技”主體,搭建一座連接“技術攻堅”與“資本活水”的橋梁。對于“研發投入大、盈利周期長”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而言,顯然是一場“及時雨”。
定位煥新 信心提振
科創成長層的誕生,源于資本市場對硬科技發展規律和全球科技競爭格局的深度回應。當一些前沿技術企業因“盈利門檻”而對A股市場望而卻步時,科創成長層補強了硬科技融資的關鍵一環,且定位更清晰,立意更高遠。
從發展現狀看,科創成長層以承前啟后之勢,為我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未來發展“鋪路架橋”,提振了市場各方繼續深耕硬科技的信心。
對寒武紀這類存量企業而言,平移體現的不是“標簽變更”,而是“政策適配”。作為國內最早布局AI專用芯片的企業,寒武紀此前因持續研發投入常年未盈利,又因遭遇海外制裁打壓,上市后較長一段時間處在爬坡邁坎階段??苿摪鍖Α拔从诵募夹g領先”企業的包容度,讓寒武紀在上市后5年內得以完成兩筆再融資,連同IPO募資合計超82億元,解決了企業發展的燃眉之急。現如今,寒武紀的產品持續在運營商、金融、互聯網等多個重點行業規?;渴鸩⑼ㄟ^了客戶嚴苛環境的驗證,帶動業績實現連續四個季度盈利。
從增量端看,在科創成長層更具包容性的政策和代表性案例示范效應吸引下,“新鮮血液”正加速集聚。截至目前,科創成長層共平移納入32家企業;“科創成長層1+6”政策推出后,新增申報18家,其中禾元生物、西安奕材、必貝特等公司即將上市并直接進入科創成長層,GPU獨角獸摩爾線程、沐曦股份相繼過會,CPU廠商兆芯集成等未盈利企業進入科創板IPO審核通道,多家企業已提交輔導驗收,科創成長層的集聚效應不斷放大。
技術突破 賽道擴圍
科創成長層企業的價值,最終落腳點在于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問題、讓科技賦能實體經濟發展。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科創成長層企業匯聚了一批國產替代“尖子生”,以全鏈條突破態勢,助力我國信息產業實現自主可控,促進千行百業向新發展。
循著產業鏈自上而下,科創成長層企業正在逐步點亮“芯”質生產力。具體來看:
半導體制造領域,芯聯集成已成為中國最大的車規級IGBT生產基地之一,產品已滲透國內90%以上的新能源車企;
AI算力領域,寒武紀持續深化與科技前沿領域頭部企業的技術合作,深度融入國產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
通信賽道,翱捷科技長期深耕手機基帶與物聯網領域,近期5G智能手機芯片的成功流片充分證明技術實力,信科移動穩固全球5G-A、6G標準話語權,開展了超維度天線等17項6G關鍵技術研究;
算法應用領域,星環科技連續5年蟬聯中國大數據平臺專業廠商市場份額第一,核心產品在金融、能源、政務等多個關鍵行業成功落地應用,云天勵飛自研DeepEdge 10芯片為深空探測實驗室的自主可控星載計算提供核心支撐,為建設航天強國、科技強國貢獻力量。
這些突破并非偶然,在科創成長層推出前,12家上市時未盈利的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企業已通過業績扭虧充分證明核心技術價值與資本市場的助力成效,打造了科創成長層企業的出層范例。板塊第一家實現上市后“摘U”的企業便是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上市后五年間公司月產能實現翻番,全年營收達成500億元里程碑,在純晶圓代工領域穩居全球第二的地位。
面向前沿 布局未來
當部分企業在“補短板”時,科創成長層的另一批企業正在“謀長遠”。多家企業在資本市場“成長土壤”的悉心培育下,敢于投入長期研發,在未來賽道上搶占先機,把握業績新增長點。
比如,具身智能賽道,埃夫特的工業機器人產品在國內市場的份額穩居國產機器人企業前三,基于長期技術積累,公司積極打造智能機器人通用技術底座,公司開發的新一代自主一體化伺服驅動器是實現機器人運動能力的核心部件,目前已進入小批量階段;奧比中光則聚焦打造機器人的“眼睛”,其3D視覺產品方案與優必選、天工機器人等人形機器人客戶達成合作。
奧比中光董事長兼總經理黃源浩表示:“回顧公司發展歷程,自2022年7月以未盈利狀態成功登陸科創板,到2025年前三季度實現扭虧為盈的關鍵跨越,如今公司經營業績持續向好,營收利潤穩步增長,公司的每一步成長都深深植根于資本市場日益包容的融資環境,也得益于各項改革舉措的扎實落地?!?/p>
制度向新 生態致遠
提升包容性和吸引力,培育與硬科技企業發展相適配的“資本生態”,是科創成長層持續發揮作用的關鍵。與科創成長層設立同日宣布推出的多項改革舉措,對于科創板如何持續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企業發展做出了回應:
——第五套標準適用范圍擴圍至優質人工智能、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更多前沿科技領域企業,更好地對接企業快速發展需求,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實現。
——第五套標準企業試點引入資深專業機構投資者制度,進一步提升對企業“含科量”的精準識別能力,挖掘市場形成共識的“硬科技”企業。
——面向優質科技型企業試點預先審閱機制,對信息產業領域擬上市的核心企業具有重要意義。尤其在全球科技競爭加劇的背景下,該制度有助于優質半導體、人工智能企業保護商業秘密,避免因過早披露業務技術信息、上市計劃,對其生產經營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校對:陶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