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晚間,鈞達股份(002865)發布2025年第三季度報告,公司今年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0.18億元,同比增長10.42%。報告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隨著市場化產能出清進入后程、行業自律及政策引導不斷推進,產業鏈價格及企業業績一定程度上迎來修復。
除了產業鏈價格的逐步修復,公司第三季度營收的增長主要源于海外市場業務的驅動。據國家能源局數據統計, 2025年1-9月我國新增光伏裝機量達240.27GW,同比增長49.3%,但國內第三季度裝機進入上半年搶裝后的淡季,海外市場對電池的旺盛需求成為了公司業績修復的重要因素。根據興證電新的統計數據,2025年1-9月光伏電池累計出口同比增加72.1%,第三季度電池出口數據同比及環比均實現大幅增長。
在海外需求高增的背景下,鈞達股份發揮全球化戰略布局的領先優勢,2025年前三季度海外銷售占比從2024年度的24%躍升至51%。期內,公司積極瞄準持續增長的海外市場需求,持續打造全球領先光伏企業品牌形象,持續開拓并認證亞洲、歐洲、北美、拉丁美洲、澳洲等新興市場客戶,不斷構建和完善全球銷售服務網絡,提升全球化客戶服務能力。
海外收入快速增長的同時,鈞達股份品牌的知名度和產品的市場認可度也持續提升。憑借行業領先的電池技術及產品質量綜合優勢,公司已成為海外多個國家、地區光伏電池的主要供應商,其中,印度、土耳其、歐洲等主要海外市場占有率行業領先。
除電池出口業務市場拓展以外,鈞達股份也持續關注海外其他國家和地區市場發展狀況,不斷通過技術合作、產能建設、投資合作等多元化模式研究探索,規劃布局海外高效電池產能。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與土耳其本土組件客戶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并積極推進產能建設,憑借電池技術優勢,雙方合作共建高效電池項目,以滿足土耳其及全球其他市場對高性能、高可靠性光伏電池的迫切需求,填補區域電池產能結構性缺口,強化公司國際化產能配置能力與全球客戶服務響應效能。
在研發方面,鈞達股份持續對N型電池工藝技術持續優化升級,通過金屬復合降低、鈍化性能提升、光學性能優化、柵線細線化等多項提效降本措施的探索及導入,持續提升電池轉化效率,降低非硅成本。2025年前三季度,通過半片邊緣鈍化、波浪背場、超密細柵+等技術的量產導入,使電池轉換效率進一步提升。同時,公司持續改善電池產品的可靠性,通過對制備工藝的優化,使UV衰減得到進一步降低,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技術儲備方面,鈞達股份在N型電池技術和工藝升級方面持續投入,力爭滿足市場對于高效光伏產品的需求,打造高性價比電池,提升終端電站發電量及收益率。公司正積極研發導入激光邊緣鈍化、多分片等電池技術,同時在電池結構、電極復合、組件技術協同等方面積極布局。公司中試xBC電池轉化效率較主流N型電池效率可提升1-1.5個百分點,各項參數與行業一線水平保持一致,并持續推動xBC電池的量產準備。公司與外部機構合作研發的鈣鈦礦疊層電池實驗室效率達32.08%,居于行業領先水平。
展望未來,從行業層面來看,隨著國內“沙戈荒”大基地項目、綠電直連、零碳園區、非電利用(光伏制氫)等應用場景拓展,電力基礎設施持續完善以及新能源電價市場化改革持續推進,國內裝機有望持續保持平穩增長態勢。海外方面或持續受益于光伏電池產能較為短缺產生的旺盛需求。同時,隨著供給側改革及“反內卷”政策持續深化,包含鈞達股份在內的光伏龍頭企業或充分受益于反內卷進展。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8日,鈞達股份在香港主板順利實現掛牌上市,成為光伏行業首家達成“A+H”雙平臺上市的企業。此次港股成功上市,使得鈞達股份融資能力及資金實力大幅提升,公司可以充分利用港股資本市場多元化且靈活的融資及股權激勵工具,參與行業戰略性整合的機遇并探索新業務發展機會。依托兩個資本平臺,公司將持續推進全球化發展戰略,以內生增長與外延擴張雙輪驅動,構建更具競爭力的業務生態體系,助力公司穿越行業周期并實現全球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