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27日收盤,海光信息(688041)股價報收于251.03元/股,總市值為5788億元。截至三季度末,成都產業投資集團(下稱“成都產投集團”)、成都高新投資集團、成都高新集萃科技這三家成都國資旗下投資平臺合計持有海光信息股票3.952億股,持股市值合計約992.07億元。
其中,成都產投集團持股1.676億股,市值約420.73億元。成都產投集團成立于2017年,由原成都工投集團吸收整合市農發投公司和成都技轉集團成立。公司注冊資本100億元。成都市國資委持股90%,為公司控股股東。其核心主業包括產業投資、產業金融、產業服務、產業載體等。截至2023年末,成都產投集團資產總額1871億元,利潤總額為47.5億元。
包括成都產投集團在內,成都國資對海光信息的投資極為成功。據媒體報道,早年在海光信息還沒有第一代產品時,成都國資以不到10億元價格拿下海光信息6.5億股,憑借IPO前兩次轉讓就收回成本。據估算,成都國資的這筆投資浮盈超千億元。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注意到,作為成都國資布局海光信息的主力之一的成都產投集團,其又有了新動作。
10月27日下午,“產投28計劃”發布暨未來產業基金首批項目集中簽約活動在成都產投集團舉行。
據成都產投集團介紹,該計劃是其打造的首個專注于未來產業的創業生態平臺;未來將重點圍繞“9+9+10”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了覆蓋從種子期到IPO的全生命周期培育體系,通過“直投+子基金”雙輪驅動實現“應投盡投”,旨在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未來產業標桿,并打造全國首個未來產業垂直投資服務平臺,最終形成“政策、資本、產業”協同共生的良性生態。同時,集團擬將每月的28日固定為“開放日”,全國的創新創投資源將匯聚在這里獲得資源賦能。

“在海光信息上的成功讓我們備受鼓舞,也倍感壓力。”成都產投集團董事長苗偉表示,集團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將單次的項目成功經驗轉化為可持續、可復制的系統能力?如何讓偶然的成功轉化為必然常態?
在他看來,“產投28計劃”就是成都產投集團思考形成的答案之一。28條產業鏈是成都在《成都市產業建圈強鏈優化調整方案》中,布局構建電子信息、數字經濟、航空航天等8個產業生態圈下所主攻的重點產業鏈,也將是“產投28計劃”的重點發力方向。
此次活動,未來產業基金首批項目集中簽約儀式也同步舉行。記者在現場看到,首批集中簽約的15個項目,總投資額近5億元,簽約企業包括四川具身人形機器人、北京銘鎵半導體、四川錦江電子醫療器械等10多家企業,覆蓋人工智能、半導體、新材料、人形機器人、智能感知等產業。
據悉,成都產投集團下屬成都科創投集團將全面負責項目盡職調查、投資決策與投后管理,確保基金實現專業化、市場化運作。
今年7月,成都發布了總規模超1000億元的未來產業基金。該基金擬重點投向人形機器人、飛行汽車、量子科技、腦機接口、先進核能、前沿材料等未來產業。
10月17日,作為千億未來產業基金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產業創投基金正式啟動運行,首期規模超百億元。其中,成都產投集團和成都交子金控集團分別設立了65億元的未來產業創投發展基金(下稱“未來創投基金”)和69億元的未來產業創投引導基金。
此番,首批項目集中簽約也宣告未來產業基金進入加速運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