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創新制度“工具箱”。
包容支持未盈利科技企業上市是科創板改革的一大創舉,54家未盈利公司先后在科創板上市,其中,22家公司上市后實現盈利。科創板“1+6”改革設立科創板成長層,進一步打造未盈利企業“入層—培育—出層”管理閉環,進一步促進支持科技創新、防控市場風險、保護投資者等目標的協同統一。
在創新制度“工具箱”支持下,32家科創板科創成長層存量企業展現良好發展動能,2025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37.79%,凈利潤大幅減虧71.23億元。科創板“1+6”各項配套舉措將與科創板現有制度機制“接力”,共同賦能科創板科創成長層公司高質量發展。
再融資引入戰略資本
再融資工具助力科創板科創成長層公司快速募集研發資本。截至9月底,累計共有16家次科創板科創成長層公司發布再融資預案,合計擬募集資金295億元,其中8家已完成發行,合計募集資金132億元。
2024年10月,再融資中輕資產、高研發投入認定標準發布,有效提升了公司融資靈活性,助推其加大主營業務相關研發投入,持續提升“硬科技”屬性。目前已有迪哲醫藥、奧比中光、寒武紀3家公司再融資方案論證其符合“輕資產、高研發”特征,募集資金中用于投入研發的資金占比超過30%。
10月1日,寒武紀披露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完成發行,募集資金39.85億元,募集資金主要用于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臺和軟件平臺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寒武紀具有輕資產、高研發投入的特點,公司此次募投項目中非資本性支出的比例超過30%,超出部分均用于與主營業務相關的研發投入。根據發行情況報告書,寒武紀此次定增吸引了一批重量級的機構參與認購,最終共計13家機構獲配股份。整體來看,發行對象結構多元,涵蓋8家公募基金、2家券商、1家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1家保險等,其中,公募基金是本輪定增的認購主力,獲配比例超五成。
此外,因參與申購的機構數量多、出價意愿強,寒武紀本輪定增的發行價格出現了10.51%的溢價率。通常而言,基于鎖定期和流動性補償,多數定增項目最終價格會較底價折讓10%—20%,而投資者愿意支付溢價,實際上體現了對寒武紀長期發展的信心。
并購重組助力補強產業鏈
并購重組為公司提供外延式發展機遇。“科創板八條”“并購六條”為科創板科創成長層公司并購重組交易注入活力。自“科創板八條”發布以來,科創板科創成長層公司累計披露6單并購交易,均為產業并購。
其中,芯聯集成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收購芯聯越州72.33%股權的交易,系科創板科創成長層公司首單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交易,目前已完成交割,也是“科八條”發布后率先落地的新披露的并購重組項目。值得注意的是,標的公司采用市場法估值,充分體現了新質生產力企業的估值創新性和未盈利標的的技術價值。同時,該筆交易也是收購優質未盈利資產并購交易的風向標。
股權激勵留住核心人才
股權激勵是科創企業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勵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資本市場服務科創企業的一項重要制度安排。科創板大幅優化現有股權激勵制度,創設第二類限制性股票激勵工具,充分契合了科創板企業特點,為科創板科創成長層企業實施激勵計劃創造了便利條件。
據統計,截至2025年9月,共有33家次科創板科創成長層公司推出股權激勵計劃,其中,9家公司多次實施激勵。從公司采用的激勵工具來看,28家次采用第二類限制性股票,3家次公司采用股票期權,第一類限制性股票、現金增值權各有1家公司選擇。從激勵覆蓋面來看,累計激勵范圍超過1.2萬人次,占公司總人數的比例平均接近30%,累計激勵股數接近8億股。
例如,君實生物上市以來累計推出3期股權激勵計劃,綜合采用第二類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權,激勵員工超過2200人次,覆蓋率超過90%。近日,公司發布股票期權激勵計劃,業績考核中約定,以2024年為基數,2025年、2026年公司凈利潤減虧比例不低于29%、76%,2027年凈利潤不低于0元,既彰顯公司對核心團隊的要求及對未來業績的強大信心,也向市場釋放出較為明朗的盈利預期。
校對:盤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