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企重組題材牛股頻出。
2025年10月22日盤后,深圳市發布《深圳市推動并購重組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力爭到2027年底,轄區上市公司質量全面提升,境內外上市公司總市值突破20萬億元,培育形成千億級市值企業20家。
湖北也傳來大消息。10月16日,省委副書記、省長李殿勛在武漢市調研國有“三資”管理改革并召開推進會部署安排重點任務。李殿勛指出,深化國有“三資”管理改革、加快建設大財政體系,是提高國有經濟運行效率的內在要求,也是應對當前穩增長、防風險、保民生的關鍵支撐。要進一步深化認識,更加深刻把握“一切國有資源盡可能資產化、一切國有資產盡可能證券化、一切國有資金盡可能杠桿化”三項原則,更加科學運用“能用則用、不用則售、不售則租、能融則融”四種方式,進一步推動全省國有“三資”管理改革取得更大成效。
國企改革牛股頻出
進入10月以來,國企改革概念股牛股頻出。截至10月22日收盤,大有能源大漲近117%高居A股漲幅榜首位,今天早盤該股再度漲停;合肥城建大漲超97%,安泰科技、黃河旋風、上實發展、山東墨龍等個股漲幅居前。
今天早盤深圳國企板塊也集體大漲,建科院開盤“20cm”漲停,特發信息、深賽格、深物業A等眾多個股漲停。
銀河證券指出,“十五五”時期是強化央國企逆周期調節的攻堅期。其一,更好應對百年術有之大變局的必然要求。央國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頂梁柱”,是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和重大風險挑戰的關鍵變量;其二,推動新舊動能加快轉換的應有之義。“十五五”時期是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期,更加強調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其三,央國企是引領科技飛躍的關鍵力量。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科技創新將成為中美博弈的前沿陣地。央國企要抓住這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生產力躍升機遇,推動我國科技和產業發展由“跟隨者”向“引領者”轉變。
六大維度梳理央國企重組概念
在業內人士看來,不妨從市值較低、市凈率較低、負債率較高、近一年重組失敗、北上廣深低市值國企以及低證券化率的低市值央企等六大維度梳理個股,這類股票往往有著較好重組潛力。
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有15只國企股票最新市值低于20億元,*ST滬科、*ST步森、*ST交投、*ST高斯等個股市值不足15億元。央企股票方面,中公高科、永安林業、大慶華科、林海股份等個股市值不足25億元。

市凈率方面,美凱龍、貴陽銀行、華夏銀行、金融街、鄭州銀行等公司破凈;央企股票方面,中國鐵建、華僑城A、光大銀行、中國中鐵等個股破凈。

資產負債率方面,*ST建藝、*ST中基、*ST惠程、江鎢裝備等國企股半年報資產負債率均超100%;*ST南置、八一鋼鐵、銀寶山新、深康佳A等非金融央企股票資產負債率居前。

除了上述三大維度外,今年并購重組失敗的央國企,未來繼續重組概率較高。數據顯示,南新制藥、安陽鋼鐵、*ST中基、華大九天等11只央國企股票近一年重組失敗。

另外,發達地區的國企股票也值得重點關注。北京國資委旗下的建工修復、京能置業、冀東裝備、大龍地產等個股市值不足30億元;開開實業、開創國際、亞通股份等上海國企股市值不足30億元;建科院、ST英飛拓、中新賽克等深圳國企股市值較低;泰慕士、金明精機、普路通等廣州國資股市值較低。

低證券化率的央企也是機構關注焦點。據民生證券研報,航天科工集團、航天科技集團、兵器工業集團等3家央企資產證券化率均不足30%。另據華源證券研報,華電集團、國家電投集團等電力央企資產證券化率不足40%。數據寶篩選出上述5家證券化率較低的央企旗下A股公司,合計共有12只個股最新市值低于100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