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報
顏凌康
2025-10-24 12:35
商務部電子商務司負責人介紹2025年1—9月我國電子商務發展情況,電商國際合作增強經貿關系韌性。據海關總署初步測算,1—9月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增長6.4%。
國信證券認為,1)海外市場電商滲透率仍有空間,消費者對于優質的中國產品供給仍有較高的需求。此外,隨著外部關貿環境的階段性轉暖預期強化,跨境出海頭部品牌積極調整,通過強化產品力提升成本傳導能力、區域多元化發展,具備了較強的抗風險韌性,同時也受益于競爭格局優化。2)跨境出海平臺型企業一是受益于企業出海服務需求的增加,二是買家流量非美區域占比高,反而受益于出口企業積極拓展非美區域出口的機遇,帶來潛在客戶增長。
國金證券認為,電商與線上服務是當前消費板塊中最契合AI應用的細分領域,有望成為連接技術創新與消費需求的核心載體。算力層面,電商行業的算力需求呈現“間歇波動”特征,當前算力服務商數量與規模擴大,適配電商企業采取公私算力混合方式優化使用成本;數據層面,電商數據中臺覆蓋用戶行為(點擊、停留、復購)、交易數據(訂單、支付、退換貨)、內容數據(評論、直播互動、社交反饋)等12類異構數據源,多維度數據為AI提供充足“燃料”,持續反哺提升模型精度;模型方面,2025年電商行業模型架構呈現“通用大模型+垂直精調”的混合模式,國產通用大模型成本優勢更加顯著,根據大語言模型API價格對比,國內大模型輸入價格平均比國外低92.6%,輸出價格平均比國外低160.3%。國內通用模型顯著的價格優勢,有利于電商類企業采用“通用+行業”垂類模型的方式快速對接業務鏈條,實現精細化AI運營業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