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晚間,衛星化學(002648)發布2025年三季報,2025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47.71億元,同比增長7.73%;歸母凈利潤37.55億元,同比增長1.69%;扣非后的歸母凈利潤42.38億元,同比增長3.65%。尤其是在第三季度經歷化工品價格下行、2套聚乙烯裝置檢修的雙重不利影響下,公司仍逆勢取得較好業績表現,前期構筑的供應鏈抗風險能力得到充分顯現。
市場承壓背景下逆勢實現穩健增長
在化工行業面臨“高成本、弱需求”的雙重壓力的背景下,前三季度原材料價格劇烈波動,產品供應周期拉長,能夠保持逆勢增長實屬不易。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統計數據,2025年1—8月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營業收入總額為59475.9億元,同比增長0.9%;利潤總額為2460.8億元,同比下降5.5%。目前1—9月規上企業數據尚未公布,可以預估公司的前三季度營收增速高于行業整體增長水平,并以顯著的運營效率實現利潤逆勢增長,在A股化工龍頭中更彰顯“白馬”本色。
當前,公司已構建起從上游原料控制、中游生產優化到下游渠道延伸的閉環體系,“研—產—銷”一體化架構高效運轉。即使在需求波動、價格波動等外部壓力下,依托輕烴一體化平臺與差異化產品策略,公司依然保持行業領先的盈利水平,展現出良好的抗周期能力與長期價值創造能力。
公司在三季度末實施的例行檢修,不影響公司年度產量計劃的完成,也不會對公司2025年度的經營業績產生較大影響。公司于9月4日宣布對全資子公司連云港石化2套聚乙烯裝置、1套環氧乙烷/乙二醇裝置及配套原料裝置進行例行檢修,截至10月16日,裝置已完成檢修,恢復正常生產。部分裝置在本輪檢修中完成了技術優化目標,進一步提升了裝置運行效率和生產穩定性,為裝置持續高質量運行提供保障。
與此同時,公司現金流表現優秀,前三季度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達66.21億元,同比增長16.28%,體現出公司主業回款能力穩健。在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加大的背景下,公司主動降杠桿,截至2025年9月末的長期、短期借款分別比2024年末減少33%、66.58%,財務費用也同步降低,前三季度財務費用同比降幅達到20.68%。對比基礎化工龍頭各上市公司數據可以發現,2023年以來其他龍頭公司的負債率仍在加大,衛星化學資產負債率持續下降,2025年9月末比2024年9月末降低4.82個百分點,目前公司54.02%的負債率已處于行業內中等水平。如果扣除乙烷運輸船導致的租賃負債影響,公司實際負債率已經低于50%。更加安全的資產結構,為公司奠定穩健經營的基礎。
以科技創新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
前三季度,衛星化學在“致力于成為世界一流的化學新材料科技公司”的愿景下,堅持“守正創新”工作主線,縱深推進“兩個領先”戰略部署,圍繞高端材料布局與核心技術突破,強化組織協同與創新轉化能力,推動“創新力”加速轉化為“競爭力”,夯實未來增長動能,走好高質量發展的技術突圍之路。
在當前全球產業鏈深度重構的進程中,公司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價值為導向、以技術為支點,錨定高端新材料賽道,持續釋放組織動能與增長韌性。數據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延續了高強度投入研發創新的趨勢,研發費用達12.44億元。公司持續推動未來研發中心項目建設,并落地高性能催化新材料項目,近年將投入研發100億元,加大引入海內外高端人才,構建全球“1+N”化學新材料研發創新平臺。
同時,公司瞄準新質生產力、消費產業升級的方向,以科技創新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
例如,隨著人工智能進程加速與“雙碳”目標推進,服務于綠色數據中心需求的浸沒式液冷技術憑借其節能環保、安全低耗等核心優勢,展現出成為未來主流冷卻技術的巨大潛力。8月20日,公司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基于碳氫化合物的浸沒式液冷冷卻液正處于研發階段,公司將積極關注相關領域的發展趨勢和機會。
又比如,育兒理念的更新帶動母嬰消費的升級,國家7月28日公布的《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進一步釋放政策紅利,公司多款產品用于嬰幼兒產業鏈,2025年乘勢而上實現產品升級與擴張。在高分子乳液領域,公司宣布成功研發國內首款無甲醛還原劑,并開發多款零甲醛乳液產品,可用于嬰兒用品及室內裝修等場景。在嬰兒、成人紙尿褲市場都保持較快增速的背景下,公司作為全球頭部高吸水性樹脂(SAP)供應商,今年簽約落地30萬噸SAP項目,將進一步夯實產業鏈優勢,為下游市場提供創新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