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A股放量反彈,滬指站上3950點,成交額增至1.99萬億元。指數雖“靚”,個股卻冷熱懸殊:僅3028只收紅,行情幾乎由半導體等科技板塊獨舞。
受訪人士表示,三季報披露步入尾聲,關稅利空亦有望短期出清,科技板塊前期調整充分,可逢低布局優質龍頭。
科技股大漲
今日,滬指收漲0.71%報3950.31點,續刷階段新高。科技股爆發,雙創指數飆升,創業板指收漲3.57%報3171.57點,科創50漲幅超過4%,深證成指漲幅超過2%,滬深300、上證50、北證50收漲。
市場交投氛圍升溫,日成交額增至1.99萬億元,較上個交易日增加3300億元。杠桿資金方面,截至10月23日,滬深京兩融余額微降至1.24萬億元。

盤面極致分化。CPO概念、存儲芯片、通信設備、半導體、電子元件、光通信模塊均大漲;白酒、飲料、石油天然氣、鋼鐵、農業種植等傳統周期股則跌多。

31個申萬一級行業中,16個板塊收紅,通信、電子板塊漲近5%,國防軍工、電力設備、計算機、有色金屬、汽車、機械設備亦漲幅居前。

電子股批量漲停,科翔股份、普冉股份、香農芯創、生益電子“20cm”漲停,廣合科技、晨豐科技、德明利、匯頂科技等個股也紛紛漲停。

個股分化明顯,3028只個股收漲,漲停股71只;2274只個股收跌,跌停股10只。10股單日成交破百億。其中,寒武紀-U收漲9.01%報1525元/股,已超過貴州茅臺股價;CPO概念股“易中天”也表現不錯,中際旭創收漲12.05%報494元/股,新易盛收漲7.25%報372.97元/股,天孚通信收漲6.46%報178元/股。陽光電源、寧德時代、工業富聯、海光信息、兆易創新亦大幅走高。

黑龍江容維證券首席策略師馬澄向記者表示,“十五五”會議顯示,國家 當前以科技創新、科技突破為主,這也是未來的重點。因此今日科技股漲勢向好,再加上當前管理層對股市呵護有加,中長期A股將繼續走高,未來主線仍圍繞科技展開。
“雙創等方向前期跌幅較大,今日開啟技術性反彈;非科技方向前期保持高位且沒有出現下跌跡象,滬指創出階段性新高。當前市場情緒有所好轉,整體成交額有所增加,但仍沒有突破2萬億元。”青島安值投資高級研究員程天燚向記者分析,當下更多關注的是,科技方向是反轉還只是技術性的反彈?若是反轉,后續可能還將繼續保持結構性行情;若是反彈,非科技方向會有階段性的結構性機會。由于科技方向本身處在高位,當下階段認為非科技方向可能是更加穩妥的布局方向。
壁虎資本研究員楊奕潔表示,今日A股高開高走,市場情緒從謹慎轉向積極,主因“十五五”政策催化疊加科技主線回歸的“戴維斯雙擊”。她提醒,科技板塊雖火熱,但部分個股動態PE已超歷史90%分位,三季報若低于預期或引發劇烈震蕩;若降息預期落空、中美經貿磋商再起波折,市場也可能回吐漲幅。持倉上,堅持“啞鈴策略”,以科技(AI、半導體)為進攻主線,醫藥(創新藥)、新消費為防御,同時關注高股息資產(電力、保險等)對沖波動。
不改長期慢牛趨勢
接下來,A股怎么走?
“上周五市場還彌漫著恐慌,本周卻熱火朝天,可謂冰火兩重天。”融智投資基金經理夏風光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滬指一舉站上3950點,刷新2015年牛市以來新高,但情緒并未過熱。究其原因,三季度指數急升途中缺乏深度調整,獲利盤豐厚,如今進入高位后兌現壓力顯現,追高意愿減弱,成交量自然萎縮。隨著“十五五”規劃落地,科技與消費被置于核心位置,與其糾結指數波動,不如緊扣政策方向精選優質個股。
“中美貿易摩擦反復或引發波動,但短期回調難改長期‘慢牛’。”馬澄認為,“十五五”規劃指引下,地產拉動需求的傳統模式走弱,新質生產力正成為供給端的新引擎。配置上,固態電池突破頻現、產業化進程提速,替代空間與市場規模兼具,投資價值亟待挖掘。另外,AI需求疊加海外產能受限,2025年第四季度存儲價格有望繼續上行,堅定看好本輪存儲大周期。
金信基金基金經理譚智汨表示,三季報披露即將收官,關稅擾動有望在短期落地;科技板塊前期因業績驗證、關稅沖擊及“泡沫化”議論而回撤較深,但優質公司已迎來逢低布局的反彈窗口。國慶后需求端頻傳利好:2026年1.6T光模塊需求大增800萬至1000萬只,博通上調臺積電CoWoS(芯粒晶圓基板封裝)產能,谷歌上修2026年TPU(張量處理單元)數量,亞馬遜上修2026年ASIC(專用集成電路)數量 ,OpenAI、微軟、Meta等亦加速自研ASIC,行業貝塔較國慶前后顯著修復。政策端,10月23日召開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明確,搶占科技發展制高點。未來,科技依然是國家發展的核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