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元器件分銷商英唐智控(300131)再度出手收購加碼芯片業務。
10月26日晚間,英唐智控公告,本次交易的標的公司為桂林光隆集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隆集成”)、上海奧簡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簡微電子”)。公司股票自2025年10月27日開市時起開始停牌。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注意到,光隆集成系半導體激光器芯片企業桂林光隆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即“光隆科技”)子公司,而光隆科技曾籌劃科創板上市,2022年IPO終止;另一家收購標的奧簡微電子系存儲芯片巨頭兆易創新的聯營企業,從事高性能模擬及混合信號芯片。

交易進度顯示,2025年10月24日,英唐智控已與光隆集成的控股股東光隆科技簽署了《購買資產意向協議》,約定公司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光隆集成100%股權,同時募集配套資金;另外,英唐智控與合計持有奧簡微電子76%股份的上海從簡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上海涵簡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上海浦簡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及高志宇簽署了《購買資產意向協議》,約定公司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奧簡微電子76%股權,同時募集配套資金。
上市公司提示,交易標的相關股權的最終交易價格,以公司聘請的符合證券法規定的評估機構出具的評估報告結果為定價依據,由交易各方協商確定。上述協議僅為交易各方就本次交易達成的初步意向,本次交易的具體方案將由交易各方另行簽署正式協議予以約定。
作為交易標的,光隆集成注冊資本為500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陳春明,業務范圍包括人工智能應用軟件開發、量子計算技術服務、光電子器件制造與銷售、光通信設備與銷售、半導體器件專用設備制造與銷售等。
資料顯示,作為光隆集成控股股東,光隆科技成立于2001年,注冊資金6500萬元,從事高端半導體激光器芯片及組件、光有源及無源器件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業務為光芯片產業化半導體全制程工藝平臺的打造,擁有MOCVD外延生長技術和量子納米技術,掌握3英寸全息曝光光柵等國內領先制造工藝。2021年獲得國家級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稱號。
財務數據顯示,光隆科技2018年、2019年、2020年營收分別為1.75億元、1.92億元、2.73億元;同期對應的凈利潤分別為-558.76萬元、-1640.63萬元、758.91萬元。2021年公司申請科創板上市獲受理,但于2022年8月19日光隆科技撤回上市申請。
另一家收購標的奧簡微電子系兆易創新的聯營企業,法定代表人高志宇,注冊資本1052.6316萬元,經營范圍包括微電子科技、半導體科技等。資料顯示,公司成立于2015年,專注于高性能模擬及混合信號芯片開發設計,創始團隊成員均來自世界知名芯片設計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通信基站、服務器、醫療設備、工業、穿戴設備、高端照明等領域。
據兆易創新2020年第三季度報告,兆易創新于2020年投資了上海奧簡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1000萬元,持股比例20%且派遣1名董事,對其構成重大影響,以長期股權投資的權益法核算;2025年半年報顯示,兆易創新全資子公司深圳市外灘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投資了上海奧簡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9%,由于投資額不足總資產的10%,上市公司將其歸類為不重要的聯營企業合并反映財務信息;報告期內,雙方發生關聯交易15.76萬元,較上年下降近25%。
作為電子元器件分銷商,英唐智控已經通過收購、授權合作等方式,布局MEMS微振鏡、車載顯示產品(DDIC和TDDI)等,構建以電子元器件渠道分銷為基礎,半導體設計與制造為核心,集研發、制造及銷售為一體的全產業鏈半導體IDM企業。今年上半年,英唐智控芯片設計制造業務營業收入2.13億元,同比增長24.57%,占公司營業收入總規模的8.06%,較上年同期營收占比增加1.36個百分點。